台灣雖然不大,但有些地方,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,
也有些地方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,
上帝的部落-司馬庫斯,是我想去一次的地方,終於...我來了!
清晨4:20坐遊覽車從台南出發,8:15抵達新竹內灣老街停車場換9人座的福斯T5,
走竹60縣道於9:33抵宇老觀景台。
宇老觀景台海拔1450公尺高,可盡覽群山景緻。
景觀台前的路標顯示現在為舒適的19度~
站到觀景台(此角度借用社友-鴻帥)前就能拍到美美的山景呦~
角度不同,相機不同就能拍出不同的美哦~
小小的休息區因為這片美麗的山景而聞名,竟然還有食尚玩家推薦的美食吔~
臭豆腐的味道真的很重吔~
但社友卻被眼前的農產品吸引了,買了南瓜,據說這品種的南瓜特別好吃。
在宇老觀景台休息+上廁所後,上車繼續往部落前進,
11:00左右終於到了第一個景點-鎮西堡教會。
鎮西堡教會設立於1956年,已經有60年的歷史囉~
位處新光往鎮西堡神木群的路上鎮西堡-泰雅爾中會教堂 ,
是村民們親手打造一磚一瓦的信仰聖殿,
教堂以當地的秀巒溪石與花蓮白色大理石砌築。
在教會後面附近還有一間很原始的小木屋,
裡頭採光還不錯吔~
拍完教堂,先去祭祭五臟廟,飯後開始今天的重頭戲-鎮西堡B區神木群。
這裡就是我們的停車場(12:50),看這裡就知道沿途來的路況不是很OK。
開始出發前,雨突然落了下來,大家花了一些時間穿戴雨衣、雨具,另一手持登山杖,
完整的裝備讓卡洛琳體現到一種就算下雨也要完成這趟旅程的決心。
從停車場到登山口大約3分鐘腳程,1:23抵達鎮西堡神木群登山口。
高高低低蜿蜒狹窄的步道上,只見一個轉彎之後,
是一小段的溯溪,緊接著又是2段上坡的木棧道,
2:07第一批社友抵達B區與A區的交會處稍做休息,
待第2批社友跟上,我們隨即往B區檜木群出發,
至於B區跟A區的差別,聽司機說,A區是給專業登山的人爬的,
我們能完成B區神木群就很夠了。
沿路雨勢並未減弱,擔心相機受潮的卡洛琳也只能盡量拍,再度走到了巨石涉水區,快速通過。
再來這個淺水溯溪區卻讓卡洛琳一個踉蹌,跌個倒栽蔥><
2:39抵達 B區神木群O型起點(2.5k和4.5K都是O型路線分叉點),
即繞B區神木群1圈=2K;據說B區總共有23棵神木。
我們遵循右上左下的逆時針方向賞神木。
看到第一棵巨木,雖然沒有圍籬,但感覺也很挺大的。
有了有了~~看到第一棵加圍籬的神木,只是名字與編號卡洛琳無從考究啦~
神木之大,單看不覺得,88負責站出來當比例尺就能明顯看出~
據說這些能被留下來的巨檜都是因為不夠筆直,沒有經濟價值才得以逃過當年的砍伐。
對了,司機有提醒,來回5小時的步道上沒有設置廁所,真的緊急也只能....
O型神木群其實不太輕鬆吔~一路連續上坡路段+下雨;滿身的汗水+雨水,還真狼狽。
但一次能看這麼多的神木群真是太養眼啦~
做為登山社腳力排在前段的社友,我們悠閒的跟橋邊的瀑布合影。
再肆無忌憚的慢拍神木沙龍照,哈哈~
下圖的神木風采也很特別吧~據說神木編號15
接下來一個往下的階梯,
神木一棵又一棵,目不瑕給的出現在眼前,
卡洛琳真的不會算了~~只知道這天是看過最多神木的一天了。
終於,3:36今天的主角-國王神木現身了。
側面角度感覺枝幹很多吔~
後面精彩的亞當神木跟夏娃神木,因雨勢過大,
卡洛琳沒辦法拍,只好借用社友洪大哥所拍攝。
夏娃神木(社友洪大哥拍攝)
4:15返回B區與A區交會處的休息平台。
原路返回,回程相片就不多拍,
沿路社友愈來愈少,大家的距離愈拉愈遠,
不管別人離我們有多遠,卡洛琳只知道,88一直陪在身邊。
即使有時候卡洛琳為了拍照,落後一小段,88都會在前方等著。
4:52回到登山口,4:55回到停車處。
鎮西堡B區神木群來回(有的說7K,有說的9K),其實難度不高,雖有些路段是上坡,
但一路走來還不致於軟腳,卡洛琳跟88花了3.5小時完成,比預期的5小時還快哦!
依登山網站鎮西堡B區神木群的預計路程如下:
神木區登山口→【15分鐘】→2 .AB區叉路口→【15分鐘】→3.溪底木橋→【10分鐘】→4往A區神木叉路口→【40分鐘】→5.營地→【5分鐘】→6.B區環行步道入口(繞一圈約70分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