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梅石槽是卡洛琳北部的夢幻名單之一,這次的旅程能到此一遊,對卡洛琳來說於願足矣!
卡洛琳看過不少格友分享老梅石槽,對於這個季節限定的美景,一直抱持著朝聖的心情想一探究竟,
在上一站(富貴角燈塔),卡洛琳又看到這樣的相片更是心癢難耐,
但從燈塔看過來,與上圖所呈現的著實差異過大,讓卡洛琳小小的失望了一下,
心想雖然不至於看到光禿禿的石槽,但要看到傳說中的綠地毯是不太可能了,
我們沒有從老梅沙灘走過來,而是依著「莎蜜拉海岸咖啡」的指標前往海邊,
老梅石槽就位於「莎蜜拉海岸咖啡」的下方海邊。
沙灘上的碉堡跟漂流木在這裡都顯得很不起眼了,
白色的拱門也無法吸引我們的目光,
因為我們的到來只為了這一片季節限定的綠地毯。
石槽在地理名詞中,稱為「潮槽」、「海蝕溝」,這些老梅海岸邊的石槽排列整齊,其由來是大屯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礁岩遺留在海岸邊,
在長期的海浪沖刷之下,侵蝕掉鬆軟的部份,而留下來的則是較堅硬的質地並形成溝槽。
在這種特殊的石槽景觀中每逢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季,岩面受浪花拍打而滋潤,進而滋生學名為「石蓴」又稱「海萵苣」的綠海藻,
除了石蓴外還有「裂片石蓴」、「扁石髮」等,這類海藻的盛產期依品種的不同,約為二月~五月間,之後就在夏季的豔陽下曝曬而乾枯。
每年的3月中旬到5月初大自然再度施展魔法,讓老梅石槽海岸覆滿綠藻,遠遠看有如一片翠綠色的【綠地毯】,
這種特殊的「石槽」地形景觀,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時,浪花滋潤了石槽的岩面,滋生綠色的海藻,
等到四月份東北季風漸歇,石槽就長滿了一大片綠色的海藻,也形成令人驚嘆不已的「綠石槽」海岸景觀。
季節限定的美景,雖然此時到訪無法一窺全貌,但這樣的景致已讓卡洛琳感到滿足!
原本曬昏+熱爆的姊妹花更驚呼,小六社會課本上的美景我們真的看到了。
這一大片的綠地毯在進入夏季之後,礁石就會失去海藻變回原色;
我們來的時機也算不錯,可以同時看到綠地毯跟光禿禿的石槽。
看完難得的奇景,附近還有公廁,後面有沖洗區,可以洗腳,真是貼心呢~
新北市石門區老梅村老梅路 10 號(26.3K)
石門老梅石槽位於石門鄉,在北海岸富基漁港附近,走台二線經過三芝與富基漁港後,再往前1公里左右就「左轉」進入老梅村。
在25.5到26.5公里這個範圍間,因此只要到這附近,再轉進老梅(路旁可看到一座紅色鐵橋),
接著依「莎蜜拉海岸咖啡」的指標前往海邊,老梅石槽就位於「莎蜜拉海岸咖啡」的下方海邊。